市体育局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安排

来源: 南通市体育局 发布时间:2013-01-09 08:23 累计次数: 字体:[ ]

  

    2012年,全市体育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落实“八项工程”、实现“八个领先”为主题,以体育为民惠民为宗旨,以打造“规范、高效、协调”服务型机关为平台,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体育各项工作取得了新发展。
   一、今年主要工作及完成情况
  (一)大力实施目标管理项目化。根据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局的重点工作任务,并结合南通体育事业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实施项目化管理,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的新机制。做到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目标化、目标任务责任化。各项工作明确了“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由谁去做,什么时间完成”等问题;具体做到四个有:即有一位局领导挂帅,有一个处室(单位)落实,有一个考核标准,有一个督查机制。将年度工作目标逐项分解为6大工程、32个子项,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各处室、各单位按照“月有计划、周有安排、日有进展”的要求,倒排日期,挂图作战,强势推进。纪检部门下发了对重点工作进行跟踪督查的实施意见,对每个项目的启动、运转、完成时间及进展情况进行监控,有效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体育为民惠民取得新成效。一是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加快推进农村体育设施“提档升级”工程和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建设工作,被列入了今年市政府重点工作和为民办实事项目。为确保如期保质完成建设任务,我局定期召开局长办公会进行专题研究,落实了责任部门,提出了建设要求,确定了总体工作方案和推进措施。截止目前,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的50套室外健身路径和农村行政村体育设施“提档升级”987套器材已经全部安装到位。二是加快推进市全民健身中心工程建设。今年以来,我们把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列为我局“一号工程”,通过政府代建形式,精心谋划,强势推进,组织专人全力配合抓好工程进度和安全质量,以确保明年3月份主体工程竣工。三是着力推进运动学校异地新建。体育运动学校是我市业余训练工作的主阵地,学校年久失修,已远远不能适应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需要。我们主动与港闸区政府沟通协调,提出并达成了异地新建体育运动学校及北翼新城全民健身中心的共识,目前进入设计论证阶段。
  (三)全民健身活动呈现新气象。一是大力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以“全民健身日”和“南通体育日”为契机,举办了全市全民健身新优项目展演、体育文化与体育健身讲坛、“我给南通籍奥运健儿的一封信”征文和“我为体育之乡添光彩”道德讲堂等系列活动,营造了浓烈的体育文化氛围。在城乡和农村广泛组织开展了小型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或比赛,推广和普及具有地方特色、群众基础的体育健身项目。二是成功承办了江苏省第七届沿江体育带全民健身大联动活动。来自全省13个市的健身家庭参赛队伍和8所高校分别参加了健身家庭大赛和大学生龙狮精英赛。开幕式上,3000名群众参与了全民健身展示活动展示,充分展示了南通全民健身的丰硕成果。三是认真做好全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组队参赛工作。组织参加了省全民健身运动会非奥竞技类14个项目、健身展示类9个项目的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四是着力推进基层群众体育组织和队伍建设。创建省级优秀晨晚练健身点80个;市级城乡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55个、市级优秀晨晚练健身点36个,五是大力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积极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推动国民体质测试网络向乡镇、街道延伸,为群众提供科学、便利、长效和个性化的健身指导服务。全市开展免费体质测试人数达到2万人。
  (四)迎奥运育人才掀起新高潮。今年是奥运年,我们以此为契机,狠抓后备人才培养。一是热切关心通籍奥运选手。我市有陈若琳、马晋等6名选手出征伦敦奥运会。我们密切与国家、省专业队和运动员家属的联系,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运动员的后顾之忧。二是积极营造奥运浓厚氛围。7月份,与江海晚报社联合主办了“南通奥运健儿家属教练员联谊会”,向运动员家属表示慰问,共同为奥运选手鼓劲加油。邀请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洪刚、于嘉、周英杰等专程来通,举办《2012剑指伦敦》直击奥运读者见面会。四是制作了南通体育专题宣传片,编印了体育之乡邮册和《奥运参赛指南》等等。五是精心组织奥运健儿凯旋庆功会。在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上,南通奥运健儿取得了2金1银、1个第四名、1个第六名的骄人战绩,为体育之乡再添新的光彩。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精心组织南通奥运健儿凯旋庆功表彰大会,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得到了国家、省以及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五)竞技体育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深入拓展体教结合机制。全面贯彻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体教结合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建立健全“体教共管,优势互补”的管理体制、教育教学和运动训练 “双纳入双考核” 运行机制、运动员入学升学考评体系和运动员分流制度等。二是狠抓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以创建新一轮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抓手,强化规范管理,坚持科学训练,狠抓人才培养,在省局复评中,我市申报单位均位居全省前列。三是切实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召开了全市教练员工作会议,坚持以人才输送为中心,以科技兴体为根本,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切实提高科学选才和科学训练水平,积极备战省十八运,全面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四是精心组织各类体育赛事。全年体育赛事红红火火,成功承办了2012年国际篮球对抗赛、2012年361°全国排球大奖赛、全国自行车公路公开赛、全国青年击剑锦标赛等全国以上比赛7项次、省级比赛8项次、市级比赛9项次,竞赛组织水平进一步提升,得到国家、省相关部门的高度赞赏。
  (六)体育产业发展拓宽新空间。一是大力扶持体育产业龙头企业。认真做好体育产业评审和引导资金申报工作,今年为我市3个项目争取到了240万元省级体育产业引导资金,为推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二是积极拓展体育彩票销售市场。今年以来,坚持一手抓基础优化,一手抓开拓创新,狠抓体彩营销队伍建设和营销宣传,全市年度体彩销售超12亿元,同比增长28%,位列全省第一。三是建立全市体育产业名录库。组织建立了涵盖全市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生产与制造、体育用品销售等领域的名录库,并进行分析、整理和优化,为全面掌握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状况、研究制定体育产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四是着力规范体育场馆运营秩序。联合公安、卫生、工商等部门,切实抓好体育场所开放与安全管理工作。
  (七)体育社团建设开创新局面。一是全面打造体育社团服务品牌。根据《江苏省体育类社会团体评估办法(试行)》评估细则和评估标准,在全市积极开展3A社团创建活动,会同民政部门对老年人体育协会等6个市属体育类社会组织进行了审核,积极引导各类社团在体育为民惠民和推动全民健身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扎实推进社团“三化”、“五有”建设。根据全省体育社团改革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确定了市属乒乓球协会、如东县篮球协会等13个市、县两级体育协会为试点单位。三是切实加强社团组织建设。今年成立了门球协会、截拳道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健美协会、尚舞体育舞蹈艺术俱乐部、虞楼垂钓健身会馆、水世界体育俱乐部。我市已建立143个体育类社会组织和66个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市属体育社团达到32个,各县(市)体育社团均达16个以上。四是大力开展社团赛事活动。市属体育社团以“全民健身日”、“南通体育日”为契机,举办了80多项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各县(市)区协会的活动也红红火火,极大丰富了我市群众业余体育生活。
  (八)机关效能建设跃上新台阶。一是明确目标,打造规范高效协调机关。注重从规范规章制度、规范绩效考核、规范执政行为入手,全面强化全系统的作风和行风建设,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品行更加高尚、言行举止更加得体,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工作举措更有实效。二是立足本职,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喜迎党的十八大为契机,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做职业道德新楷模、树体育为民新形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了首届全市体育系统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评选出体育道德先进群体6个、先进个人8名,营造了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三是狠抓落实,全面贯彻“一评五制”工作举措。今年,我们将“一评五制”工作作为机关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制度,突出了干部交流轮岗、效能公示等制度的贯彻落实,特别是对机关干部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使用,其中选拔晋升人数达到了机关中层以下干部总数的60%,极大地激发了内部活力。四是深入基层,积极开展“三解三促”实践活动。着力把“三解三促”活动范围向机关党员干部拓展,建立健全了“部门单位帮村、党员干部帮户”、社区结对共建等工作制度。局主要领导年内先后5次带队深入结对帮扶镇村、社区搞调研、访农户、解难题,为结对帮扶的海安县李堡镇及三里村解决农村环境整治、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启动资金达26万元,为构建和谐南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回顾总结全年的各项工作,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充分意识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无论管理干部还是教练员队伍都存在老龄化、青黄不接等现象;二是体育人才培养输送呈连年下滑趋势,后备力量严重匮乏;三是体育为民办实事项目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四是体育市场监管缺乏有效抓手,体育产业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这些问题都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013年,全市体育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体育为民惠民为抓手,深化全民健身活动,加速后备人才培养,推进体育产业发展,加强体育社团建设,努力实现南通体育的新发展、新跨越。
  (一)精心组织全市第十届运动会暨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为加快实现“两个率先”,进一步推动我市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加快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充分展示全市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2013年将举办南通市第十届运动会暨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本届运动会共设中小学生部、职工部、市级机关部、老年部、农民部、大中专院校部和社体部,共设38个项目,是我市历史上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涵盖面最广的一届综合性运动会。我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作为,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努力把十运会办成“体育的盛会、群众的节日”。
  (二)深入推进体育为民惠民工程。一要全面实现行政村全民健身实施“提档升级”。在2012年完成建设任务的基础上,为310个行政村各增建一条健身路径。二要继续推进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建设。为崇川、港闸、开发区新增60套室外健身路径,并重点建设城市社区全民健身电子地图,为社区居民就近参与体育健身提供信息服务。三要以城市街道、农村乡镇引导建设体育公园、体育广场为重点,建设一批街道、乡镇区域性全民健身中心,全面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四要全面推进体育设施建设。会同市发改委、规划局、建设局、港闸区政府等部门单位加速推进运动学校异地新建工程,尽早完成项目规划、论证和立项工作。狠抓全民健身中心工程建设,确保年底前正式对市民开放。继续推进儿体校体育馆加固改造工程和新校区规划工作。
  (三)深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一要切实加强群众体育组织和队伍建设。以大学生村官为重点,切实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考核考评制度,实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电子化管理,不断提升体育公共服务能力。二要大力开展市级城乡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和优秀晨晚练健身点创建工作,不断增强俱乐部和健身点的吸引力、带动力和影响力。三要打造全民健身品牌活动。以市运会和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为契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努力营造“全民健身、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大力推广具有普遍群众基础的全民健身新优项目,打造“一县(市、区)一品”的全民健身特色项目。
  (四)深入推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一要进一步深化体教结合工作。深入贯彻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体教结合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理顺各级体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的长效机制。二要进一步加强运动队伍建设。以创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契机,狠抓业训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加大对教练员的培训和考核力度,提升业余训练质量。三要进一步强化选才工作。做到市县联动,不断完善运动员分流机制,提高成才率。要是大力推进县级业余训练工作。完善业余训练网络,夯实基层体育工作基础,力争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后备人才。
  (五)深入推进体育产业全面发展。一要完善全市体育产业工作机制。构建市、县(市)区两级产业工作网络,发挥联动效应,全力推进我市体育产业的有效开展。筹建体育产业协会,构筑体育产业发展平台,集聚各方精英,提升服务质量,规范经营行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二要做好体育彩票销售工作。进一步加强市场研究,强化基础建设、制度建设和安全保障,大力拓展体育彩票销售空间,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体彩销售全年销售再创新业绩。三要启动我市场地普查工作。根据全国统一部署,2013年启动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试点工作,这次普查涉及各系统、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体育场地,我们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四是要做好2013年省级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申报工作。挖掘、推介我市有潜力、有特色的产业项目,争取更多的省级体育产业引导资金,促进全市体育产业发展。
  (六)深入推进体育社团活动开展。一要扎实推进体育社团等级评估工作。力争市区创建3A级体育社团3个以上,各县(市)区不少于1个。二要加快推进体育社团组织网络建设。重点推进老年人、社会体育指导员、乒乓球、篮球、武术等协会向乡镇、街道延伸。三要稳步推进体育社团会员发展。力争全市新增体育社团个人会员1万人、团体会员50个。四要增强社团社会影响力。大力创建体育社团品牌活动,各县(市)区体育总会、市属体育社团和俱乐部,以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为契机,广泛开展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吸引广大群众自觉参加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