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体育局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安排

来源: 南通市体育局 发布时间:2013-02-22 13:59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体育工作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和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落实八项工程,实现八个领先”主题,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抓手,抓重点,克难点,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开启南通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作出了新贡献。

    一、今年主要工作及完成情况

  (一)注重改善民生,着力推进群众体育向纵深发展。

  认真贯彻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合理配置体育资源,使体育资源向农村和基层倾斜,大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全民健身活动红红火火。一是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我们认真学习宣传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紧密结合南通全民健身工作实际和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起草了《南通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初稿)。通过开展健身方式展示、健身知识宣传咨询等形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身大拜年志愿服务活动,向广大群众送温暖、送健康、送欢乐。来自市区健身会所的专业教练、高校体育院系的大学生和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为辖区群众送上了一份精彩的体育文化大餐。各县(市)区也在春节期间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健身大拜年”主题活动,通过科学健身咨询、体质测试和健身展示等形式,营造了全民健身的浓郁氛围。二是积极推进城市新建小区健身工程点建设。城市“10分钟体育健身圈”是江苏体育“十二五”发展规划当中提出的全民健身新理念,为今后城市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明确了方向,我市自今年开始启动试点工作。城市“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当前最紧迫的问题就是解决全民健身设施相对不足与居民群众日益强烈的健身需求之间的矛盾。今年,我们加大体彩公益金投入力度,在市区逐步推行城市新建小区全民健身工程点建设,计划用3-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城市小区全民健身工程点全覆盖。三是扎实推动群体各项基础工作上台阶。今年,是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复查年。我们以文明城市创建迎查为契机,扎实推动群体各项基础数据管理,重点对基层组织网络建设情况、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情况和晨晚练健身点建设情况等进行整理规范。同时,对市区现有全民健身工程点破损情况开展了调查摸底,与铁人公司进行了对接,委托其对市区健身点器材开展维护和修理,以最佳状态迎接全国文明城市检查。四是继续加强城乡基层体育组织和队伍建设。今年,我们除了大力推动县(市)区全民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外,继续将推动基层体育组织和队伍建设作为新形势下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先后下发了《关于继续开展市级城乡基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创建工作的通知》、《关于继续开展晨晚练健身点创建工作的通知》等,对基层体育组织和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确保全年创建35个以上市级体育健身俱乐部、100个以上晨晚练健身点。为以典型引路,推动农村乡镇和村级体育工作的开展,我们联合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市文广新局出台了《全市体育名星村镇推荐评选办法》,在全市广泛开展农民健身“六有明星村镇”创建工作。按照体育社团“三化五有”发展要求,切实加大推进力度,确定了如东县老年体协等13个县级试点单位,我市群众体育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二)注重人才培养,全面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继续大力实施人才战略。进一步理顺人才培养效益与均衡发展的关系,使人才培养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过度,改革和完善业余训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输送更多更尖的后备人才。一是科学优化业训项目布局。根据我市教练队伍、场地条件、项目特点等现状,走集约化精兵之路,进一步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做大做强重点优势项目,积极扶持潜优势项目,把培养输送尖端体育人才为最高目标。运动学校武术散手项目,因诸多原因使得这个原来的优势项目变为劣势项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逐步减缩该项目的规模,新增跆拳道项目,用代培代训等多种方式,打通输送渠道,寻求人才培养新的突破口。二是继续强化业余训练基础工作。我们突出科学选材,把选准、选好苗子作为业余训练的前提,坚持选材标准和选材制度,切实把有发展潜力的优秀苗子选拔到体校来,杜绝“人情选材、关系选材”等不良现象,严把选材“入口关”;把打牢基础作为业余训练的关键,坚持科学育才,根据少年儿童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在基础训练方面下力气、下功夫,为今后发展打下扎实基础;把提高训练质量作为业余训练的核心,坚持科学训练,合理安排,在提高能力上做好、做大文章,加强训练的科学监控、营养恢复、医疗监督和伤病防治,切实提高运动员的实战能力,为保证输送创造条件。三是深入推进体教结合工作。进一步深化体教结合育人模式,优化整合体育教育两类资源,完善和健全“体教共管,优势互补”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会同教育部门共同研究解决备战省十七运优秀运动员的入学升学问题,促进我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大力夯实人才基地成果。以创建新一轮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抓手,深入研究业余训练规范管理办法,坚持标准,长效管理,完善创建制度,明确相关责任。在省局组织的中期检查中,我市4单位均取得优良成绩,市儿体校获得全省第一名。在抓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软件建设,针对教练员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我们大胆尝试人事制度改革,以外聘方式增添了18名教练员,大大充实了我市教练员队伍,为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五是充分发挥竞赛杠杆作用。以赛事为抓手,积极谋划,找准定位,精心选项,努力形成我市“一市一品”、“一县一品”的品牌赛事。圆满承办了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熔盛杯”中国·如皋自行车公路赛、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省首届国际象棋等级赛暨首届业余棋士赛、省击青少年击剑、射击(飞碟)、田径单项锦标赛等赛事。同时,我们紧紧围绕后备人才培养输送目标,制定下发了《2011—2014年南通市少年儿童竞赛年龄组别的规划》和《南通市少儿竞赛办法》,始终坚持竞赛为训练服务宗旨,在运动员年龄组设置、参赛办法及配套政策等方面,做到有利于选拔优苗,有利于引导基层学校开展训练并建立与市级体校衔接的年龄梯队,促进全市业余训练的可持续发展。

  (三)注重为民服务,积极引导和拉动体育市场。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促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大力引导和培育体育市场。根据省财政厅、省体育局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全市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申报评审工作,相继完成了申报工作的公告、媒体宣传、申报布置、咨询辅导、建立工作网络、制定工作方案、项目申报收集汇总、市级评审推荐、项目实地考查、申报材料汇总上报等工作。我市共有4个项目最终获得省级产业引导资金扶持,共获得250万元,为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启动南通体育产业名录库。主动加强与工商、经贸、税务、统计等部门的合作,切实加强市场调查,逐步建立我市体育产业名录库,为全面掌握南通体育产业各门类分布、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等情况准备第一手资料。三是狠抓游泳场馆安全规范管理。我们联合公安、卫生、工商、安监等部门,召开工作协调会,狠抓夏季游泳场所开放与安全管理,进一步理顺各部门职能,贯彻“属地化”管理原则,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为体育市场有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四是不断拓展体育彩票市场。进一步完善体育彩票发行管理体制,大力推进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在加大站点基础建设力度,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同时,着重强化考核激励机制,制定并下发了《全市体育彩票销售考核奖励办法》,《南通市县级体育彩票管理机构队伍建设考核奖励细则》等考核奖励办法,充分调动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了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截至10月份,全市销售体彩7.3亿元,已超额完成了年度销售任务,为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五是重视体育产业平台搭建。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筹集资金,加快体育场馆硬件的建设和改造,重点加强对市直体育馆改扩建、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和儿童业余体校体育馆抗震加固维修项目的实施。根据南通城市交通规划对南通体育运动学校用地影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学校校园总平面规划设计方案,并积极争取及早立项实施,为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增添后劲。

  (四)注重社会建设,大力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工作的要求,研究制订了我局关于社会建设方面的实施方案,在十二五期间着力深化完善面向基本现代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素质和幸福生活指数。一是根据南通中心城市“一核三片区”互动并进的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具有南通特色的五大全民健身中心。即:通过完善新城区体育会展中心功能,打造新城区全民健身中心;通过改造扩建南通体育馆,打造老城区西部全民健身中心;通过新建体育运动学校综合楼,打造北翼新城全民健身中心;通过建设通师二附新校区体育场馆,打造观音新城全民健身中心;通过改造、扩建通州区体育馆,打造通州区全民健身中心。二是全面加快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进程。努力实现居民步行1000米左右即有健身设施、健身组织和健身指导。有条件的社区达到“三个一”标准(一条健身路径、一个室内乒乓球室、一片室外活动场地),所有城市小区至少建有一条健身路径,力争2012年底全部完成。三是全面完成行政村体育健身设施的“提档升级”。大力推进行政村实现“四个一”(一条健身路径、一个室内乒乓球室、一个棋牌室、一片水泥场地篮球场)目标。四是大力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城市街道建有老年体育协会、农村乡镇建有农民体育协会,街道、乡镇均拥有1个市级以上体育健身俱乐部和5个以上体育活动团队。

  (五)注重创先争优,不断提升行政效能。

  我们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时代主旋律。在全系统开展以“争做时代先锋、争创示范支部”为载体的创先争优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按照“巩固、深化、提升”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全面打造规范、创新、高效、廉洁的服务型党组织,为进一步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搭建更为有效的平台。一是坚持体育为民。广泛开展“企业转型发展服务年”、活动,局机关继续采取联合挂钩的方式,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帮助铁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如东辛店镇体育器械生产厂家等更多企业得到急需、直接、管用的个性化服务,服务企业加快转型发展。结合“双帮双促”、“三走进三服务”、共建社区精神文明、结对帮扶困难职工等活动,帮助黎明社区等共建单位解决了电脑、乒乓球台、健身路径等办公、体育健身设施,切实解决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优化行政效能。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加强南通体育网建设,整合网上投诉咨询系统,形成“外网提交、内网办理、外网反馈”的互动机制;进一步规范了政务公开内容,凡是依法应当公开的和群众要求公开的体育事项,全部纳入公开范畴,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着力构建政务公开透明运行体系。三是深化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落实到机关内部每一个处室、每一个直属单位、每一个工作人员,层层传递创先争优动力、压力。按照重在平时、注重实效的原则,注重过程管理,进一步强化了日常动态监管,实时提出改进措施,切实把创先争优贯穿于工作全过程。

  回顾总结全年的各项工作,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充分意识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如何以开启南通体育基本现代化新征程为抓手,推动体育事业全面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办法还不多;二是体育公共服务的理念有待进一步树立,体育为民的社会功能发挥不够;三是区域体育发展不平衡,县区间人才培养等工作差距较大;四是体育市场监管缺乏有效抓手,指导、监管力度还不够。这些问题都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二、明年的工作思路和举措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落实“八大工程、实现八个领先”的工作要求,着力推进南通体育基本现代化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继续加大体育人才培养,积极开拓体育产业市场,不断开创南通体育工作新局面。

    (一)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目标,大力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建设。

    一要着力加强农村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加大体育彩票公益金在设施建设上的投入,推动县(市)区提高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规模和服务功能,建有符合国家建设标准的综合性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和新“四个一”场馆设施。全面完成行政村体育健身设施的“提档升级”,每个行政村实现“三个一”(一条健身路径、一个室内乒乓球室或棋牌室、一片水泥场地篮球场)。并不断规范完善全民健身工程(点)管理和维护制度。同时,要按照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推动县(市)区财政加大对学校场馆开放的投入,通过典型示范、经验交流、表彰奖励、舆论引导、监督检查等方式,促使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要加快推进城市“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市区围绕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南通特色的五大全民健身中心:新城区体育会展中心功能完善、老城区南通体育馆改造扩建、北翼新城体育运动学校综合楼建设、观音新城通师二附新校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通州区全民健身中心改造。同时,全面加快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进程,做到每个社区达到“三个一”标准(一条健身路径、一个室内乒乓球室或棋牌室、一片室外活动场地),市区新建50个全民健身工程点。三要继续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和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市级体育健身俱乐部、市级优秀晨晚练点创建工作,推动和引导体育组织向基层延伸覆盖。成立南通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和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中的核心组织作用。同时,以技能培训为重点,切实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力度,使基层体育队伍真正延伸到群众身边。并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大赛、观摩考察、评比表彰等活动,推动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实现质的飞跃。四要大力开展面向群众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从重热点人群、轻难点人群向重各类健身人群体育均衡发展转变,更加注重加强青少年、妇女、职工、农民体育。积极筹划、认真准备,以一流水平承办好江苏省第七届沿江体育带全民健身大联动活动。以组织“全民健身日”、“南通体育日”活动为重点,通过全民健身大展示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大比武等系列活动,创新节庆体育活动模式,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生活化、社会化。发挥单项体育运动协会、人群体育协会和单位组织的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组队参加江苏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力争取得优异成绩。五要不断通过免费体质测试服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水平。要充分发挥市、县(市)区体质监测中心的作用,积极推动国民体质测试网络向乡镇、街道延伸,在乡镇、街道建设一批国民体质测试中心,为群众提供科学、便利、长效和个性化的健身指导服务。

  (二)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不断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抓好业余训练的基础性工作,切实提升竞技体育实力。一要深化体教结合。继续发挥体育教育部门的各自优势,不断深化体教结合工作,全面推进体育运动学校训练、教学、管理工作跃上新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要坚持改革创新、夯实基础、形成体系、拓展领域、健全制度、提升效益的基本思路。大力强化八项措施:一是强化体教两家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加强与优质学校联办运动队的合作;三是健全各级业余体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四是完善体校教学督导制度;五是建立适合运动员特点的课程方案和评价体系;六是解决好运动员高中阶段分流保障工作;七是进一步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八是完善运动员的升学政策。二要坚持科学训练。狠抓后备人才培养和输送工作,细化输送工作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输送的成功率。一是科学训练。坚持“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和“两严”方针,加强训练的科学监控、营养恢复、医疗监督和伤病防治。二是突出重点。第一,选准重点。根据竞技体育项目变化的特点,确定各重点项目和重点运动员,有的放矢加以培养;第二,打造重点。在训练上认真制定重点项目、重点运动员的训练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加强检查、监控,在管理上为重点项目和重点运动员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第三,维护重点。在政策上向重点项目、重点队员倾斜,为他们提供服务和帮助。三是检查考核。要加大对训练过程和训练效果的检查考核,平时查教练员的训练教案,赛前查比赛预案,赛后查比赛总结。三要提升队伍素质。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使业余训练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鼓励对训练手段和方法大胆探索创新,切实提高业余训练的针对性和科技含量。要实行新的竞争机制,打破大锅饭,吸收、引进优秀的教练员,采用聘用制、合同制,加大他们年度竞赛和输送的奖励力度,把教练队伍的管理体制搞活。要加速运动员队伍的淘汰、分流,对长期不出成绩、不能输送的运动员要加大淘汰力度,不断提高成才率。

  (三)以服务发展为落脚点,积极引导和拉动体育市场。

    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和《南通市2010-2015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进一步规范和开发体育产业市场,以引导体育消费、扩大体育需求为先导,优化环境,繁荣市场。一要进一步加强对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的研究。加大摸底调查力度,尽快建立健全体育产业名录库,拓展体育产业与教育、文化、旅游事业的结合。二要加大对有发展前景的体育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用好用足国家、省出台的体育产业政策。争取政府在体育产业的税收、资产和土地处置、工商登记、能源收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全市体育产业发展营造更优的发展环境。三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我市广大群众消费能力的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开放、体育培训等核心产业内容的体育服务业,充分发挥大型体育场馆的辐射示范作用,不断提高体育场馆的综合利用率。四要做强体育彩票销售市场。认真贯彻《彩票管理条例》,大力拓展体育彩票销售空间,加强和规范体育彩票市场的监管,维护体育彩票的国家公益形象,促进销量稳步增长。在确保完成省中心下达的销售任务的同时,力争突破,再创新高,为南通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五要继续推进体育场馆设施的资源整合。一是积极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全市公共设施“十二五”规划中提到“要在几个区域分别建体育中心或体育场馆”。作为体育部门,要主动加强对新区域体育场馆建设的业务指导,推进项目尽快实施,满足各区域全民健身的需求。二是加快体育系统体育场馆基本建设的步伐。完善和扩大业余训练功能,提高业训硬件条件,提高对社会开放的服务水平,满足全民健身的需要,提高场馆的利用率。

  (四)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努力开创南通体育工作新局面。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为重点,以改进作风、提升效能为关键,以激发创争动力、建立长效机制为根本,切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努力打造优质服务品牌,不断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加大干部培训力度,优化知识、技能和文化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有计划地发展壮大干部人才队伍,并合理使用。以深化机关处室作风建设为抓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和作风、行风、政风以及反腐倡廉建设,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团队精神显著的体育干部队伍,不断提高体育部门的社会公信力,全面开创南通体育事业新局面。